top of page

琉璃小誌III

  • 作家相片: 編輯台
    編輯台
  • 2018年3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已更新:2018年6月15日

文/ 王昱程(文字記錄)


3月13日下午,蒂摩爾古薪舞集為Kaishiki Nrityabhasha簡介排灣族傳統文化,從傳統服飾的象徵意涵開始講起,接著牽起所有人的手,跳起四步舞和唱起歡聚歌,此刻的教室儼然就是部落的聚會所。


三地門部落的排灣族文化精緻細膩,也許這樣的講座根本不消排練,分享部落的生活自然流暢,下一個瞬間,我們就來到了部落的婚禮現場,新郎和他的朋友們必須合作背著新娘越過一座座山巔,守護新娘不讓她的腳落地。這就是一段美麗的姻緣,兩群人牽著彼此的手跳起四步舞,跳著跳著就填滿了時空的縫隙。

想起2月20那日,鈺婷到三地門蒂摩爾的排練場開啟我們與Odissi Dance的第一類接觸,她提到印度舞劇論當中所闡述的理想觀眾,其中兩個元素就是不帶偏見又充滿想像力,Kaishiki Nrityabhasha不分長幼就是如此,他們眼神專注散發光彩,每每蒂摩爾的歌聲響起,她們全身都在感受,也許,這是舞者之間英雄相惜,或者該說:觀眾本應如此。

Comentarios


© 2018 琉璃計畫﹔當代社會中的傳統—當台灣與印度在舞蹈中相遇

bottom of page